“面对面”职业指导、“点对点”岗位推介,“实打实”托底安置……今年7月以来,江苏省人社厅与教育、科技等部门联合启动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服务攻坚行动,聚焦未就业毕业生等青年群体的求职关切和期盼,通过上下联动、部门协同、多点发力,用心用情用力帮助11.3万江苏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及时就业。
多渠道加大宣传引导
各地人社部门纷纷发布《致2022届高校毕业生的一封信》,为毕业生详细介绍当地区位优势及产业特色,告知高校毕业生可以享受的就业政策、获取服务的渠道。
盐城市制作攻坚行动h5、拍摄“求职有道”系列短视频,在网站、公众号、楼宇广告屏投放。
镇江市编发《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手册》,让广大高校毕业生及其家长知晓政策。
常熟市定时推送攻坚行动专题海报,让高校毕业生们一张海报看到底,就业援助“码”上到。
多方位精准岗位推介
各地人社部门依托人社一体化信息平台,实现筹集岗位、精准画像、匹适专业、定向推送等岗位推介全链条服务。
南京市积极开展“对接问需”,组织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需求调查,以微信小程序的形式推送给应届毕业生,摸排采集求职需求,精准推送岗位信息。
无锡市通过大数据分析,将专场招聘会企业需求与学生基本信息提前匹配,定向发送活动预告短信,邀请高匹配度学生到场与企业面对面交流。
徐州市创新举办人才政策推介会,在向毕业生推介人才招引政策的同时,从学历层次、专业需求、薪资待遇等方面重点介绍匹适岗位。
镇江市将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岗位信息通过政务短信、公众号及抖音视频号等服务新模式推送至每一位未就业毕业生。
多维度丰富特色服务
各地人社部门结合专场招聘活动,现场提供政策咨询、职业指导、素质测试、创业指导等 “一站式”服务。
无锡市以“乐业无锡 筑梦青春”为主题,开展青年职业训练营系列活动,邀请就业指导专家围绕青年关注的职业规划、求职经验、职业体验、情绪管理等内容授课。
常州市组建“助企纾困党员先锋队”,现场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创业政策咨询,有效帮助他们解决就业创业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连云港市对未就业毕业生制定一人一策帮扶方案,通过举办讲座、政策上门等方式提供针对性服务。
扬州市在“人才夜市”现场开通线上招聘“直通车”,利用信息技术填充服务平台,让不能亲临现场的求职者也能同步享受“云招聘”服务。
苏州市工业园区开设《致年轻大学生的职场第一课》主题讲座,通过职场经验干货讲授,帮助初入职场的毕业生认知身份转变、了解职业化观念,从而更顺利地进入到理想的工作状态。
多举措创新服务方式
各地人社部门创新举措、精准施策,充分发挥公共服务职能,推动就业创业服务质量跃升,不断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渠道。
南通市开辟引才路径,拓宽引才渠道,通过嵌入夜经济、嵌入高校网、嵌入考试点,抢抓各类时机“嵌入式引才”。
淮安市紧密结合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合理确定和发布培训补贴的目录,引导有培训意愿的毕业生参加技能培训。
泰州市推行“高校毕业生一件事”服务,将毕业生求职登记、接收手续办理、就业见习申请、人才集体户口准入办理、社会保障卡申领等5个关联事项打包成“一件事”,实现“上一网、进一门”办成“一件事”。
宿迁市促进毕业生就业见习“好快准优”,围绕主导产业需求和高校毕业生专业,形成“见习岗位需求”和“就业见习意向”供需两张清单并促成对接。
昆山市启用人社热力地图立体化展示就业见习基地、创业孵化载体,升级发布“凤还巢”掌上就业服务专区,定向推送人社热点问答,帮助毕业生及时获取服务资讯。
截至九月末,全省各级人社部门已为江苏籍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提供各类就业创业服务17.41万人次,经省就业运行监测分析系统数据比对,其中2.84万人核准确认落实毕业去向。